搜尋
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2004年7月7日,熊野三山三大神社,與接連其間的參拜古道,以「紀伊山地的聖地和參拜道」之名,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遺產。範圍包括熊野三山、和歌山縣的高野山、以及奈良縣的吉野.大峯三處聖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表示,這片地區反映了神道與佛教精神結合的文化,並為這維持超過1200年的聖地、完好保存了源遠流長的靈山傳統。

熊野,日本的心靈聖地,已經歷了漫長時間的考驗。熊野古道是世界唯二被登錄為世界遺產的參拜道之一。此地的歷史已綿延了過千年。

千年以來,熊野神祕的山區一直被認為是「神明居住的聖地」。平安時代(794-1185),皇族和朝臣們踏上長達30至40天的旅程,從當時的首都平安京(即現今京都)跋涉到這個偏遠的地區來,尋找俗世間的淨土。三大神社熊野三山,就位在這個區域內。

熊野速玉大社(新宮市)、熊野那智大社(那智勝浦町)、熊野本宮大社(田邊市),這三大神社總稱為熊野三山。

這三座神社及它們所在的區域,向來被人們描繪成空寂神祕又充滿靈氣的地方。三座神社各自的特色據說受到了不同根源所影響、對自然環境的膜拜也彼此不同。儘管建築風格有所差異,但它們和諧地與周圍環境共存,讓遊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熊野三山將傳統的神道和佛教結合在一起,人稱神佛習合。自古以來,地球上的每一樣事物存在著神明的概念,深深地存在於日本文化之中。白色的紙張折成閃電的形狀,懸掛在神社劃定的區域,表示神明掌管的地方。直到西元六世紀,佛教傳入日本之後,神道的神明被視為不同形式的佛,於是產生了神佛習合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