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Czech

布拉格出發: 

卡羅維發利(Karlovy Vary)
又稱溫泉小鎮,位於捷克西北部,靠近德國。此地地處兩河交匯處,自中世紀起就以溫泉聞名,擁有13個主要溫泉和大約300個較小溫泉。是廣大遊客和一些國際名人鍾愛的溫泉療養勝地。 卡羅維發利可以來一場典型的溫泉之旅。買一個小巧的溫泉杯和一些溫泉餅乾,逐個嘗嘗路邊湧出的溫泉水,每座泉眼旁都有標註名稱和水溫,味道都不盡相同,傳說喝下50杯泉水即可百毒不侵。當地的溫泉杯做工精緻,也是一大特產。

市場溫泉迴廊(Market Colonnade)
位於宮堡樓下的傳統市集小廣場上,整個迴廊採用瑞士木造風格,點綴著無數星芒狀的雕飾。裡面有查理四世泉、下宮堡泉和市集泉3個礦泉泉眼。在查理溫泉上方有一個銅製版畫,描繪了關於查理四世的傳說。 與公園溫泉迴廊、磨坊溫泉迴廊相比,卡羅維發利市場溫泉迴廊長度上比較短。建築風格上和公園溫泉迴廊相似,以白色為基調,又比公園迴廊更大方秀氣。 晚上市場溫泉迴廊在燈光照射下更是格外動人。

磨坊溫泉迴廊(Mlynska Kolonáda)
是卡羅維發利最美的溫泉迴廊,因附近有磨坊而得名。迴廊的建築是新文藝復興風格,迴廊的牆壁上有12樽生動逼真的砂岩寓言雕像,分別象徵了一年之中的12個月。長廊已成了小鎮的傳統標誌之一。 磨坊溫泉迴廊共有五個溫泉眼出口,磨坊泉、魯薩爾卡泉、瓦茨拉夫公爵泉、莉布舍泉和岩石泉。每個出口的溫泉溫度都不盡相同,從46.9°的岩石泉,到溫度最高65°瓦茨拉夫一世公爵泉。

公園溫泉迴廊(Park Colonnade)
緊鄰德弗札克花園。迴廊里收藏了很多文學作品,環境優美,是文人墨客喜愛之地。公園裡有蛇泉和果園泉兩口可以直接飲用的溫泉。前者水溫29度,後者42度左右。 迴廊竣工於1881年,前身是布蘭斯季館的音樂廳。白色鑄鐵長廊相互連接,纖細的雕花裝飾圖案顯得異常優雅。

戴安娜觀景塔 (Diana Lookout Tower)
位於友誼山 (Hill of Friendship) 頂,四周森林繚繞,美不勝收;來到這座地標建築,便能將卡羅維瓦利秀麗的小鎮風光盡收眼底。這座高達 115 英呎 (35 公尺) 的瞭望塔建於 1914 年,包含觀景平台以及頂端的木造展示亭。要登上離地 82 英呎 (25 公尺) 高的觀景塔頂,您可以靠雙腿慢慢爬,也可以搭乘電梯直達。從平台遠眺,便能一覽卡羅維瓦利與附近區域壯麗的景色;若遇到晴朗的好天氣,視野還能遠及 43 英哩 (70 公里) 處,將北至厄爾士山脈 (Ore Mountains)、東屆多烏波夫山脈 (Doupov Mountains)、南到斯拉夫科夫森林 (Slavkov Forest) 的美景盡收眼底。

德沃夏克花園 (Dvorakovy Sady)
德沃夏克是捷克著名作曲家,1841年9月8日誕生在布拉格近郊一個貧窮的家庭裡,自幼顯示了音樂才能,1857-1859年在布拉格風琴學校讀書,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兩年音樂學習生活。

布拉格出發: 

德勒斯登聖母大教堂(Dresdner Frauenkirche)
始建於1726年,採用了圓形拱頂、砂岩拼建等前所未有的建築方式,是由木匠大師奧爾格·貝爾主持設計修建的,曆時17年方才建成。聖母大教堂高95米,規模巨大,精巧華麗,是西方新式教堂建築的代表作,是這座古老城市的標誌性建築,也是德勒斯登最亮麗的風景,有許多音樂大師和藝術大師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二戰末期聖母大教堂在英美空軍的轟炸下化為廢墟,僅剩下13米高的一截殘壁。德國統一後,在英美等國家的捐款支援下,德國決定重建聖母大教堂,從1994年開始,重建工作耗時11年,花費1.79億歐元。重建後的教堂基本按照原樣修建,許多遺物都被精心保留下來,並成為教堂建設原料的一部分。

布呂爾平台(Brühlsche Terrasse)
這裡是德勒斯登城內非常不錯的觀景點,這裡距離聖母大教堂不遠,緊鄰易北河畔,登上台階來到二層可以欣賞易北河岸的景色,也可以眺望整個德勒斯登的景色,聖母教堂和皇宮教堂分立兩側。 如果天氣晴朗,還可以在這裡喝杯咖啡,小坐休息放鬆一下。德勒斯登城市白天和晚上各有風情,推薦傍晚前來欣賞夕陽,精緻十分不錯。

薩克森宮殿(Residenzschloss)
位於聖母教堂和茨溫格宮之間,這裡從1485年起便是歷代薩克森皇室的居住地,如今宮殿在二戰後重建後對遊客開放。宮殿保留了紅色屋頂和青銅圓頂的同時,還新建了一個封閉的玻璃球頂中庭,設有售票處、紀念品商店和咖啡館。 這座巨大的宮殿現在以「藝術科學宮」的形式對外開放,共設有老綠穹珍寶館、新綠穹珍寶館、畫廊、軍械庫和貨幣館。 其中,新老綠穹珍寶館是王宮的鎮殿之寶。舊珍寶館設有琥珀閣、象牙室、銀器室、珍寶室、紋章室等不同主題的展廳。新綠宆館緊接著舊館的出口,不能錯過的是一顆41克拉的綠鑽。

德勒斯宮廷教堂(Dresdner Hofkirche
是德勒斯最重要的巴洛克式建築之一。由薩克森選帝侯奧古斯特三世於1738至1755年建造,這座教堂象徵了天主教的皇室信仰。宮廷教堂外觀壯麗,擁有華麗的塔樓和精緻的雕塑群,內部則布滿了古典繪畫與雕刻。教堂在二戰期間遭到毀壞,但後來經過重建,如今成為德累斯頓的標誌性地點,並紀念德國歷史的重要場域

茨溫格宮(Zwinger)
是《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取景地,宮殿不大但很有特色,拉斐爾的著名作品《西斯廷聖母》便珍藏在這裡。 宮殿、花園和噴泉構成了這座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建築群,這裡曾經是皇室成員舉辦晚宴的宮殿,二戰後得以重建。宮殿參觀是免費的,但畫室博物館,需要收取門票,如果有興趣可以一看。

綠穹珍寶館(Grünes Gewölbe)
位於德國德累斯頓王宮內,是世界上最古老且最著名的珍寶博物館之一,由薩克森選帝侯奧古斯特強人於1723年創建。該博物館以其豐富的珍寶收藏而聞名,包括金器、珠寶、象牙雕刻、及奢華的工藝品。館內展品極為精美,最著名的包括鑲滿寶石的莫卧兒皇帝皇冠、鑽石飾品和金銀雕刻品,展示了巴洛克時代的奢華藝術。珍寶館分為歷史綠穹和新綠穹兩部分,前者還原了18世紀的展示風格,而後者則提供現代化的展示設計。

布拉格出發: 

聖巴巴拉教堂
中世紀時,因發達的采銀礦業和銀製品加工業富庶一方,挖掘出的銀主要供歐洲各國鑄造銀幣,庫特納霍拉城逐漸發展成為當時捷克所在的波西米亞王國的第二大城市,就連波西米亞國王也搬到這裡居住過。在那個時代,庫特納霍拉是歐洲最富有的城市之一。因為富有,也因為要表現自己的強大,城市的統治者開始建造一座宏偉的教堂——聖巴巴拉教堂。聖巴巴拉教堂於1380年動工,歷時170年到1558年尚未建成。停工的原因是銀礦枯竭,財源中斷。這座教堂到19世紀才最後建成。聖巴巴拉教堂的建築是哥德式晚期的代表作之一,是代表晚期哥德式建築風格的一顆璀璨明珠。

人骨教堂(Kostelík Vech savtych a kostnicí )
位於布拉格以東約70公里的小鎮Kutna Hora,建於14世紀,其外表是看似十分普通的哥德式建築造型,但內部的裝飾卻都是用人骨做成的,因此這裡與其說是教堂,倒不如說是「人骨博物館」。14世紀的一場黑死病和15世紀的戰爭,令這塊3500平方米的空地上,竟出現了3萬多個墳墓!16世紀時有教士開始把骸骨搬進教堂,並堆成金字塔狀,由於骸骨實在太多,後來有人索性把骨頭充當裝飾素材,造就了人骨教堂的誕生。

聖母瑪莉亞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位於義大利羅馬,是天主教會的四座特級宗座聖殿之一,另外三座是拉特朗聖若望大殿、城外聖保祿大殿和聖伯多祿大殿。在13世紀時傳說,公元4世紀的盛夏,聖母瑪利亞託夢給教宗利伯略,讓他在下雪之處建立一座修道院以顯示聖母的榮耀。結果第二天早晨埃斯奎利諾山上落下了雪,教宗遂命人在此建立起教堂,故教堂又名聖母雪地殿。如今,該教堂還有灑落白玫瑰花花瓣以象徵這一聖跡的活動。該教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聖母命名的教堂,自從該教堂建成以後歷盡多次改建,因而該教堂也包含了多種藝術風格。

哥德石噴泉 (Gothic Stone Fountain) 位於風景優美的Rejsek廣場中心,建於15世紀,由建築師Matya Rejsek設計修建。噴泉外部採用哥德式風格的花紋雕飾,靚麗新穎。噴泉曾經是一個公共的蓄水池,可以透過側面的出水口為周邊居民提供飲水。

布拉格出發: 

契斯基 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小鎮,這座現在只有14100名居民的小鎮坐落於捷克南部的波希米亞地區,距捷克首都布拉格約160公里。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授予它「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的頭銜。庫倫諾夫因為在13世紀時地處一條重要的貿易通道而逐漸繁盛興盛。這裡的大部分建築建於14世紀到17世紀之間,多為哥特式和巴洛克式風格。整個小鎮被流經該處呈馬蹄鐵形的寬闊蜿蜒的伏爾塔瓦河環抱著,巍峨的城堡矗立在河岸,盡顯中歐風采。登高遠眺,這座以城堡為中心的中世紀小鎮便可一覽無餘,其秀美景色足以令人嘖嘖稱讚。

庫倫諾夫古堡
這裡是是文藝復興與洛可可藝術的結晶,內部裝潢富麗堂皇,地板上躺著的大熊標本、展列室裡的黃金馬車、滿牆的勝利旗幟和家族標記都是訴不盡的千秋往事;河岸四周的房屋,清一色地運用了橙色屋瓦,屋頂曲線輕輕舒展,錯落有致,烘托著中央高聳的教堂。